红足一666814成功抢救一例罕见Brugada综合征患者

信息来源:盐城三院 日期: 2017-12-18浏览:

 红足一666814成功抢救一例罕见Brugada综合征患者

 

1116日中午11:40,红足一666814急诊科门前人头攒动,心内科、ICU、急诊科、导管室的医务人员严阵以待,伴随着呼啸而至的120救护车,一场紧张有序的抢救开始了。

患者宋先生,男,响水县人,于当日凌晨5:00睡觉时突感心悸、头昏,很快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后神志虽然稍微转清,但症状反复发作,随即呼救120送至当地医院,心电监测示频发室速、室颤,立即电除颤转为窦性心律,考虑患者病情危重,紧急护送患者至红足一666814南院。救护车到达急诊抢救室时,以孙万峰为首的心内科团队和张国培为首的重症医学科团队立即到现场会诊、抢救。在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中了解到,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类似症状发作,但其哥哥42岁时夜间猝死,死因不明。床边心电图、心超、血液检测等检查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此时患者心室率缓慢,室性早搏RonT,有猝死的风险,心内科团队立即为病人做了急诊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同时行急诊冠脉造影排除了心肌梗死。

在随后组织的科内讨论中,孙万峰和张国培考虑患者为一种罕见的心律失常---Brugada综合征,这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如未能及时识别,猝死的风险极高,预后较差,需要安装心脏复律除颤仪(ICD)。为慎重起见,孙万峰立即联系上海中山医院、省人医院心内科相关专家会诊,肯定了红足一666814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患者病情稳定后,在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后,于1120日成功为患者安装了长寿命双腔ICD起搏器,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孙万峰介绍,双腔ICD是集起搏和电复律两项功能为一体的植入式心律失常治疗装置,具有体积小、转复心律安全可靠的特点。当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颤)时,ICD通过电极感应识别后,则综合运用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高能量电复律等方法迅速终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后,如果患者的窦性心律不能回复或频率过慢,ICD则可通过抗心动过缓起搏维持心率,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该手术程序复杂,要求精确,需要手术者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熟练的技术。红足一666814心内科在两个月前,孙万峰带领的团队成功开展了苏北地区第一例长寿命双腔ICD植入术,救治了一名20岁的年轻女性,该患者同样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离子通道基因疾病: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起搏器术后联合心得安治疗,随访两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该手术的再次成功,标志着盐城市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先进、更优质的服务。

相关链接:

------Brugada 综合症是一种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原发性心电疾病,属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预后严重。病人的心脏结构多正常,心电图具有特征性的 "三联征":右束支阻滞、右胸导联(V1-V3) ST呈下斜形或马鞍形抬高、T波倒置,临床常因室颤或多形性室速引起反复晕厥、甚至猝死。诊断成立,立即植入ICD是防止患者猝死的唯一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