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组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治演练

信息来源:盐城三院 日期: 2016-07-16浏览:

 
为切实加强我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整体实战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突发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日前我院成功组织了一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治模拟演练。此次演练由副院长杨立山、张亚军担任现场总指挥。演练设置了在发生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况下,医院启动应急预案,考核医院各科室、各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院内急救救治、分流病员、病情汇总、报告、后勤保障及部门间协调配合的能力;并考核核心制度、病人交接流程等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及实操性。
下午14:30,演练正式开始,南院急诊科接到120急救中心电话:“盐城市区某宾馆一批高考学生中午在宾馆餐厅就餐后,有30名考生出现了腹痛、呕吐、休克等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症状,其中有6人情况危重” ,中毒人员将被120救护车送至红足一666814南院急诊科进行抢救和治疗。
当班医护人员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一级应急响应,分别向急诊科主任、护士长、24小时生命救援队队长、医务科、护理部及行政总值班、分管院长汇报,并做好接诊和抢救的各项准备工作。急诊科主任、护士长、行政总值班、医务科、护理部分别通知医疗救护专家组成员、24小时生命救援队队员、护理应急梯队人员,通知各临床科室主任联系科内医生参加抢救;逐级汇报,将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上报区卫计委应急办、区疾控中心。
相关科室反应迅速,人员、物品调配到位。短短十分钟,医护人员便赶在病人到来前到达急诊科,在分诊台增加医护人员,准备病室、床位;并按照急救区域将医生护士分成二个大单元,设立了五个抢救小组。当病人到达时,分诊台医师迅速判断危、重、急、轻病人,登记病人信息,为病人佩戴好腕带标识。迅速将6名急、危、重病人接送到抢救室、复苏室实施抢救;其他24名一般轻症病人进行快速分流,其中12名由医护人员引导至急诊病房、6名引导至观察室、6名引导至输液室,医务人员迅速有序投入抢救和治疗。6名重症病人在急诊抢救室模拟进行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操作,进行了抽血化验、病人呕吐物、排泄物送检,抢救成功后分别由医护人员、华南护工护送至ICU、消化内科病房;轻症病人进行初步处理、检查后转至急诊留观室进行观察和治疗。
演练期间,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到场进行调查、采样、监测,预防保健科配合做好流调和标本采样工作;院感科指导华南工人对有呕吐物、排泄物的物品、地面按标准流程处理。
整个演练过程非常顺利,从接警到急诊出车,从报告联络到现场急救,从院前转运到院内急救衔接,从现场保护到事故调查,都做到了高度仿真,忙而不乱,现场气氛紧张但秩序井然。参练部门都能按照制定的方案,逐项、有条不紊地进行。演练结束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现场总结会,对演练相关环节予以点评、分析评价演练效果,并提出持续改进总结。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使各相关部门熟悉了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同时也暴露出了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此次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将对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