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放日”-《盐城晚报》百名小记者走进红足一666814

信息来源:盐城三院 日期: 2015-11-30浏览:

“医院开放日”
《盐城晚报》百名小记者走进红足一666814
 
医院里的医生是怎么工作的?常见的急救知识有哪些?新生儿出生后在哪里护理?1128日是红足一666814南院的医院开放日,来自市实验小学的百名小记者,第一次带着不一样的视角,走进这所医院。
与医生互动学健康知识
 “哇,没想到三院已经有这么多年的历史了。昨天上午9点,开放日活动一开始,大家静静地坐在学术报告厅里,观看反映三院历史沿革的短片。小记者王玎玲惊讶地发现,这座平时大家都很熟悉的医院,早在1946年便成立了,是苏北地区的第一所人民医院。
看完短片,骨科副主任医师陈鹏走上讲台,向小记者们传授外伤救护的基本技巧。借助图片和视频,陈医生把常用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知识,深入浅出地向小记者们作了讲解。许多小记者都认真地记下其中的要点。四年级的何明阳告诉记者,他以前也知道一些救护常识,但并不全面。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给伤口止血,要往上去一点儿。何明阳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状。
 随后上场的儿科主任医师徐巧岚,更是把现场变成了一场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踊跃提问。早饭天天喝粥,也不吃其他东西,对健康好不好啊?小记者陈彦蓉率先发问。徐巧岚耐心地告诉她,这种习惯不好,人体有六大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果每天只喝粥,会导致营养元素摄取不足。
 “我们每天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对身体最好?曹宇浩小记者的提问,得到了徐医生的表扬。徐医生告诉在场的小朋友,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每晚9点前上床睡觉,是最好的。因为晚上9点到10点,人体处于浅睡眠期。而10点后则进入深睡眠期,特别是10点到凌晨2点这4个小时,是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这4个小时的生长激素分泌,占24小时内分泌总量的一半。你们要想长个大个子,睡眠可是很重要的哦。半个小时左右,徐医生回答了大家十几个问题。
     原来心肺复苏也不难学
跟着医院里的护士长,学习心肺复苏的方法,这是当天活动中,让很多小记者都很感兴趣的一个环节。大家围在心胸外科护士长袁甜甜身旁,看着袁护士长一边操作手边的橡皮人,一边向大家细心讲解。
救人可不只是医生、护士的事哦,像是突发心血管疾病,最佳黄金时间是46分钟,等医生到现场,很可能就来不及了。从判断病人意识是否丧失开始,袁护士长将程序和要点,一个不漏地告诉了身边的小记者。
看着袁护士长反复操作了两次后,四年级的瞿鸣轩自告奋勇地表示,想上来试一试。站在橡皮人身边,瞿鸣轩在护士长的提点下,轻拍橡皮人肩部,连声问道大哥大哥,你怎么了。看着他像模像样的神态,把大家都逗乐了。然后,瞿鸣轩摸动脉、听呼吸,找到橡皮人两个乳头的连线中点,两手借助全身的力量,使劲按压下去。一边按压,嘴里还轻声数数,连续按压30次后,又在护士长的帮助下,对橡皮人进行人工呼吸。
 “很不错,你学得很快。听到袁护士长的称赞,准确完成整个流程的瞿鸣轩,摸着脑袋高兴地笑了,原来心肺复苏也不是那么难学嘛。
探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在红足一666814南院的儿科病房,拥有先进设备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名声在外。百名小记者分成几组,鱼贯进入病房,隔着玻璃参观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看到玻璃对面,躺在保温箱里的新生儿,小记者们轻声惊呼,哇,这么小的孩子啊。徐巧岚对小记者们说,医院的NICU里,拥有最先进的设备。看到保温箱上面的吊塔了吗,上呼吸机、上所有设备,都需要通过这个吊塔,别看它不起眼,可是德国进口的,价格不菲。听着医生的介绍,小记者们睁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了眼前的场景。
看着护士小心翼翼地护理着保温箱里的孩子,小记者们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喘。徐巧岚说,每个保温箱都是恒温的,根据每个孩子的差异,温度在32℃到34℃之间。同时对于保温箱里的湿度,也有明确的要求。
负责NICU的主任医师刘立铭说,当天保温箱里有5个孩子,最多时有十几个,医护人员都是24小时值班,很辛苦。刘立铭举例说,保温箱里的一个早产儿,出生两个多星期,是个双胞胎,出生时只有830克,都不能自主呼吸,要靠呼吸机。现在经过精心的治疗,情况已有好转。
 “那到什么时候,这些孩子才能出来呢?面对小记者的提问,刘医生告诉大家,根据NICU的相关标准,新生儿体重要达到2000克,才能从监护室里出来。
 
 
(盐城晚报记者:赵新立)